飞机前起落架地面收起、机头触地事件时有发生,却都发生在“波音系列飞机”上。而此类事件,在“空客飞机”上从未出现过。
这两类飞机的操作安全性和可维护性,从设计制造角度来说是有差异的。不同的设计、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,可引发出不同后果。
空客飞机的“起落架手柄”只有“放下”、“收上”两个位置;波音飞机的“起落架收放手柄”有“放下”、“关断”、“收上”三个位置。其中最大的不同是:波音系列飞机在地面时,可以“人工超控”提起起落架手柄置“收上”位;而空客飞机则无有“人工超控”功能。
起落架收放手柄通常由解锁电磁活门控制,而电磁活门通电有两个条件:空地电门在“空中位”(相当飞机在空中状态)或“人工超控”。如果没有“人工超控”的逻辑,真让起落架在地面意外收起还真有难度。因为你搬不动起落架手柄。除非你拔出空地电门的跳开关,让飞机模仿处于空中状态。这时,空客飞机又有另外的保险功能起作用——切断了操作起落架系统的液压动力。如果必须在地面测试飞机起落架液压动力的功能,就一定顶升飞机。这样一来,地面意外收起起落架的机会几乎不可能发生。波音系列的飞机,由于可以“人工超控”操作提起起落架手柄置“收上”位,致使B757、B767、B747、B777等机型都发生过前起落架在地面收起、机头触地的事件。而空客飞机好像从未发生过类似事件。
这些设计、制造方面的缺失——“因陋就简”——暂圆目前、不求完备,是促成发生此类人为差错事件的潜在因素;虽有各种“手册”、“操作程序”的要求约束,却始终难免有人发生“程序性错误”;轻则造成地面事件,重则造成空难事故;航空界的专家们普遍认为,预防差错的最好方法是在设计过程中消除它们。
后于美国波音公司拓展的欧洲空客公司,吸收了波音公司的成功经验,同时也汲取了波音公司的缺失不足,正所谓后来居上,更臻完善。